盡管在一場Formula1比賽中,車手可說是出盡了風頭,因為他們是全世界的注目焦點,但Formula1畢竟還是一個團隊的比賽。精確的時間掌控、換胎、加油,對進站的工作掌握的越準確,就越有機會將比賽策略確實運用。
不過進站也不是一直都像是大家今日所看到的情景,在70年代,進站的時間比現在長了許多,而且可以說是一團混亂,尤其車手進行計劃外的進站時,更是忙成一團,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時沒有電子通訊系統。而目前實行的進站型態,其實是在FIA修訂規則后才衍生出來的。FIA規定車輛的油箱容量限制后,進站的工作就必須將加油這個項目列入。
當車手離開跑道進入車隊維修區后,所謂的“棒棒糖人”,也就是拿著一支如同棒棒糖標示牌的維修區工作人員,就負責引導車手將賽車停到正確的位置。車輛定位后立即被前后兩個千斤頂舉起,接下來就開始所有進站的工作了。在換輪胎的部分,每個輪胎由三個人負責,第一個人負責卸下及裝上輪圈的固定螺絲,第二個人負責把舊的輪胎拿走,第三個人負責把新的輪胎裝上。而在此同時,兩個工作人員會扛著重達20公斤左右的加油槍,同時進行加油的動作。當輪胎更換的動作完成之后,車前及車后的千斤頂立即移除,讓車輛回到地面,通常此時“棒棒糖人”也會將手中的標示牌轉面,由原本車手看到的“煞車”換成“入一檔”。
其它的工作人員則可以在換胎及加油工作進行時,一邊調整車上的設定。有些設定的調整很快就可以完成,例如調整前鼻翼或后尾翼的角度,進而改變車輛的空氣動力設定,這種設定甚至比換胎的速度還要快。其它的諸如替換掉車輛損壞的部分,通常會是進站工作中所占時間最長的。因此,像是前鼻翼的部分─最常見的車體損壞零件,已經被設計成為很快可以換下的。
賽車進站維修時還有個重要的工作,那就是由技師將散熱器前方的雜物清除掉,以確保散熱器可以達到最好的散熱效果。這是因為車輛在場上跑的時候,會有很多小砂石或是其它跑道上的臟東西被吸進散熱器前方。此外,當車輛在維修的時候,后方會有一名技師待命,只要車輛熄火了,這名待命技師隨時將手上所持的電動啟動器再將引擎發動。
當所有的工作完成了之后,完成的技師就會將他們的手舉起,讓“棒棒糖人”可以確定工作已經完成。而接下來就是賽車要離開維修區重新回到跑道繼續比賽了。這個時候棒棒糖人的責任就很重要了,他必須確保所有的工作都已經完成,并且后方沒有剛進站或是正要出站的賽車,這才可以舉起手中的棒棒糖,而車手則是完全依照“棒棒糖人”的指示開動賽車。這一連串的進站維修動作,在今日的設備及工作人員高素質的合作下,通常只需要七秒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工作。除了更換損壞的零件之外,大部分會常過七秒者,通常是因為要加入更多的燃油。